地球与行星科学拔尖人才培养联盟介绍
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创新地球和行星科学拔尖人才培养模式,2023年11月在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和中国地震学会联合倡议下,联合全国30余所设置地球与行星科学相关学科的高校共同成立“地球与行星科学拔尖人才培养联盟”。
地球与行星科学拔尖人才培养联盟致力于创新教学方法、改革育人模式、共享优质资源,重视中学与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教育的衔接,加强高校间、高校与中学间的交流与合作。
地球与行星科学拔尖人才培养联盟的成立,旨在实现大学和中学对地球与行星科学拔尖人才的贯通培养。全国仅有20多所高中受邀加入。联盟将作为连接大学和中学地球与行星科学拔尖人才培养的纽带,让大学教师进入中学课堂进行知识科普,促进中学生对地球与行星科学的了解;提升中学师生的地球与行星科学素养;吸引有兴趣的中学生在未来开展地球与行星科学相关的研究和工作,服务国家相关重大战略。
为“地球与行星科学拔尖人才培养联盟”成员中学授牌
“在地球与行星科学领域,我们需要的是能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人才,能够提出新观点、发现新现象,并能够将科学理论应用于实践中。拔尖人才的培养,需要多方面的合作共育。”中国科学院院士郭正堂在地球与行星科学拔尖人才培养联盟成立会上致辞中表示。
联盟重点合作内容:
共建大-中学校合作交流平台
开展科普活动,促进学生了解学科
组织师资培训,提升科学素养
建立人才数据库,方便选才育才
开放优质教育资源,鼓励中学生体验优秀科创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