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1909”国际地科奥赛 | 专访竞赛考试组成员、北京大学古生物专业直博生贾天依
2024年8月8—16日,由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一零一中和中国地震学会联合主办的“博雅1909”国际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2024全球总决赛(以下简称“赛事”)将在北京举行。该赛事是国际地球科学教育组织举办的一项面向中学生的奥林匹克竞赛,致力于选拔并培养一批热爱地球科学的优秀中学生,为中国地球科学的学科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后继人才。这也是中国大陆高校首次承办该赛事。博雅1909作为本次赛事的协办方和冠名方,将不间断向大家推出竞赛的相关情况,推进地球科学的科普事业,助推地球科学人才培养。博雅1909是由北京大学校友发起的,为北京大学理科三号楼改扩建工程北京大学地质博物馆展陈建设提供服务的平台,助力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一流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其中,“博雅”代表北大精神思想的创新、自由,也寓意北大校友学子向上突破,服务社会的精神,“1909”是北大地质系成立的时间,与赛事的主题呼应。
准备比赛,尝试搭建个性化知识体系
贾天依说,与数学、物理等原理性学科不同,地球科学更侧重于用原理推理、解释观察,也就是需要将知识和自然联系起来。她介绍道,自己从小就很喜欢阅读各类科普书籍,所以在同时准备数学、物理的学科竞赛之外,她还想更多地尝试一些“不传统”的学科增长见识,所以她就选择了当时普及程度还不算太高、参赛人数尚且较少的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这项比赛最初还是以筛选个人简历、学习专业课程、考试的流程决定国家队成员的。
国际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的考试题目会充分考虑决赛举办地的地方特色,将原理性知识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对学生进行考察,但是不存在具体考试范围,因此准备考试完全取决于个人知识储备以及自身对地球科学这一学科的认识和思考。贾天依回忆道,得益于自己在高二时为了准备考试,自学了很多学科相关的大学课程书目,以及在北京大学参加冬令营时所学相关课程,才让自己最终得以进入只有四人的国家队,并前往法国参加决赛。
参加比赛,多元知识与难忘记忆并存
学术能力、观察能力、跨学科思考能力以及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提升是地球科学竞赛带给自己的最大收获,贾天依总结道。
与考察内容立足于选手们都熟悉的基础学科知识的物理、化学等竞赛不同,地球科学竞赛的内容需要将基础学科知识与自己探索和学习得来的专业知识进行链接,而这一过程将给大家的思维能力带来巨大的提升。
比起个人赛的考试,给贾天依留下更加深刻印象的是团体赛,这也是锻炼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重要方式。依据规则,团体赛需要将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赛成员完全打乱并重新组队,每个小组不允许存在同一国家的成员,不同文化的年轻学子因科学而相聚,因探索而彼此了解,贾天依认为这实在是一件美好而奇妙的事情。说到这里,贾天依分享了自己参加决赛期间一些难忘的故事:高中时自己热爱折纸,所以在参赛之余很喜欢通过折纸消遣。有一次,她专注于折纸玫瑰,一抬头发现来自不同国家的参赛选手居然正热热闹闹地围成一圈,好奇地观察自己折纸的过程;从小喜欢看星星的她,终于在法国天文台与世界各地的好朋友聚在一起,仰望满天繁星。
贾天依(左三)与队友和随队志愿者合影
不但如此,贾天依说,当年在尼斯黄金海岸的野外探索考试,也让她至今对法国这座城市保留着一层美好的“滤镜”。
除了友好的外国友人,参赛期间的“战友”也是她一直在联系的“挚友”。这次竞赛将会邀请前国家队成员来做志愿者。“当时和我一起参赛的一位成员这次也会来做志愿者,我们虽然一直有联系,但已经五年没有见面了,所以很期待两个人在这次竞赛上的相聚。”贾天依开心地说道。
贾天依与参赛队友合影
比赛之后,个人发展与爱好碰撞交融
目前已经在地球科学学科领域学习了五年之久的贾天依认为,地球科学的学习过程可以说是“21世纪的福尔摩斯”:不断观察,找到支持或与已知冲突甚至完全背离的证据,串联起来,不断推敲,最终找到合理的解释。
贾天依说,在当时的四人参赛组中,只有自己现在还在地球科学学科这一领域继续学习。她表示,因为参加了地球科学竞赛,自己对地球科学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理解,见识到了科研的魅力,对这一学科产生的兴趣以及未来从事科研的信念也与日俱增,因此,在进入大学后,贾天依再次选择了北京大学地质学专业,续写自己与地球科学的故事。
当前,贾天依的研究方向是古生物学专业的天体生物学方向,她坦言自己小时候的梦想其实是学习“天文学”,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好像与自己现在所学的地球科学有着“天壤之别”,但深入学习之后,贾天依发现,某种程度上说,这其实是一种殊途同归:现在她正在研究地球之外其他行星的情况,尤其是宜居性的问题,比如她现在正在研究的“嫦娥五号”月壤样品;除此之外,她还进行有关火星、小行星的相关研究,寻找地外生命的可能性。而这些,就发生在遥远的浩瀚星空之中。
贾天依正在进行此次竞赛的准备工作
与意料之中的不同,贾天依给此次参加决赛同学们的建议是“玩得开心,不要紧张”。的确,地球科学竞赛对参赛选手们来说,比起单纯的知识竞技,竞赛更多的是全新领域的挑战、友谊的邂逅以及人文底蕴的提升。她希望各位选手都能取得自己满意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