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博雅1909”国际地科奥赛 | 专访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竞赛执行委员会负责人江大勇

文章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在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院长张立飞、党委书记李培军的领导下,学院成立了包含指导委员会、科学委员会、监督委员会、宣传委员会、执行委员会的竞赛委员会,负责整个竞赛的规划、实施与协调。竞赛正式开始的日子近在眼前,在这段时间里,作为本次竞赛执行委员会的负责人之一,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江大勇教授一直带领着委员会各个小组做好此次活动的指挥、组织、统筹、协调等工作。奔忙之外,江大勇更多的感受是对自身工作的强烈使命感、对各个协办单位全力支持的感激和对各路英才相聚于北京大学施展才能的期待。

秉承理念,搭建好人才发现平台

“当前我国制定的‘双碳’政策,以及保护环境等知识的学习,都离不开有关地球的研究。” 江大勇介绍,此次竞赛旨在普及地球科学知识,让大众了解未来要怎样做才能保护环境,保障人类的发展。地球科学是一个综合学科,与人类发展密切相关,人类的一切探索都离不开地球,地球科学对人类发展十分重要。“我们想要通过竞赛传递‘共同合作,为了同一个地球’的理念。”相较于数理化等基础学科,地球科学需要将简化过的规律用回到现实或者地球系统,来检验它是否能探索过去、描述当下、展望将来。因此,地球科学拔尖人才不但需要拥有扎实的数理化生知识基础,更需要具有系统的地球科学认知,从而支撑他们在未来做出创新性的地球科学探索。本次竞赛还设置了有关学科普及、地球科学教育、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平行论坛,邀请了高校院系负责人以及全国各地中学学科负责人来探讨相关问题,旨在解决中学与大学在地球科学知识衔接方面的现实问题。

江大勇参与指导配合奥赛的科普活动“此次活动具有重大意义,它是面向未来的,旨在扩大学科影响,助力学科成长。”江大勇表示,除了竞赛本身以及同期举行的特色“体验营”活动,地空学院还举办了有组织的科普和宣传活动,希望地球科学学科并不局限于专业人才,还要通过更多的形式在更广泛的人群中普及地球科学学科知识,从而提升学科影响力。

全力以赴,统筹好组织协调工作

江大勇介绍,北京大学地空学院2018年便在泰国代表中国申请决赛主办权,今年,顺应我国更加开放的整体趋势,北京大学终于得以正式举办第十七届国际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第十七届国际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2024全球总决赛是由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一零一中、中国地震学会主办,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一零一中怀柔校区承办,博雅1909等机构协办的重大国际赛事。此次办赛获得了政府、学校、学院、志愿者团队等多个单位和部门的支持。

执行委员会合影江大勇所在的执行委员会在本次竞赛中负责总协调、总指挥工作,主要职责是为竞赛组建完整团队,保障参赛人员的安全以及赛事的正常进行。而这一工作既需要协调多方面的努力,也需要克服诸多方面的困难,“我们在此次竞赛的准备过程中体现出了更开放的态度、更好的服务,保证服务做到细化、周到、严谨,相关政府单位以及负责部门都非常重视,这些举措也获得了国际竞赛委员会的高度评价。”江大勇特别提道,本次竞赛的志愿者们负责的态度、奉献的精神让他十分感动。“我们需要从零开始进行志愿者在外事活动中纪律规范等方面的培训,整体上时间紧、任务重。不过目前,所有工作已经基本到位,都在平稳运行着,这离不开所有人的支持和努力。”

兼容并包,引领好学科发展前景

江大勇介绍,本次竞赛主题相较之前实现了较大创新:以大数据为主,结合当下前沿科学技术,让更多人感受中国地球科学发展现状,并抓住地球科学未来发展趋势,把地球科学综合理念传递出去。此外,江大勇表示,通过这样一次与国际同仁交流的机会,北大地空学院也能够更好地审视自身、博采众长,从而促进学科发展。“我们既要听取国外同仁的建议提升自己,更要以此次办赛为契机,将北京大学和北大地学的辉煌历史宣传出去,展现当下北大地学发展总体趋势,提高北京大学地球科学学科的国际影响力。”江大勇希望参赛者们能够通过此次竞赛,感受地球科学的美和奥秘,用眼睛去发现,用心去感受,探索的过程是艰辛的,也是快乐的,他希望大家能够在此次竞赛中收获更加丰富的知识,取得自己满意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