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地球科学燕园论坛”举行
4月20日,北京大学“地球科学燕园论坛”在北京大学举行。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院长张立飞,副院长沈冰,党委副书记江大勇、陈云超出席论坛,来自全国各高校、中学的师生齐聚燕园,“共赴山海之约,共创地学未来”。
张立飞院长致辞
张立飞对出席论坛的各位嘉宾、高校及中学师生表示欢迎和感谢。他表示,地球与行星科学关乎人类生存发展,其建设和发展以及后备人才的培养对我国科技强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地空学院一直坚持以人为本、以质量为先的发展理念,为我国地球与行星科学领域培养领军人才。他分析了地球与行星科学人才培养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并指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加强高校与中学之间的交流,以引领和推动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的提升。
沈冰教授主持论坛
论坛第一个主题为“大学地球科学学科介绍”,大陆动力学与资源工程研究所张南副教授,空间物理与应用技术研究所谢伦副教授,党委副书记、史前生命与环境科学研究所江大勇教授,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任华忠研究员,能源研究院张川研究员,实验教学中心主任郭艳军高级工程师,分别就行星动力学研究、空间科学、环境及宜居性、遥感科学、能源与双碳、虚拟仿真课程改革等作主题报告。这一系列报告不仅展示了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在各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教学改革,也为推进地球与行星科学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沈冰、江大勇先后主持。
大学地球科学学科介绍
论坛的第二个主题是“中学地球科学拔尖人才培养经验”分享。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蔡宁骁老师、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常洁琼老师、天府第七中学韩加强老师、北京市第八中学刘双娜老师、北京十一学校罗威老师、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祝航老师作专题报告,分享了各中学在推动中学地球科学教育的过程中,独到的教学方式和人才培养路径。与会教师深入探讨了地球与行星科学人才培养的多样化路径和方法,为未来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由陈云超、高级工程师周敏共同主持。
中学教师代表分享中学地球科学拔尖人才培养经验
第三个环节是优秀中学生经验分享。北京市第八中学刘奕含同学、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陆昭坤同学、上海市进才中学陆周昊同学带来交流分享报告。同学们分享了自己与地球科学结缘的过程,好奇心与求知欲促使他们更深入探索地球的奥妙,执着追求和热爱地球科学。地球科学不仅是学科,更是一个综合的地球系统,引领着同学们不断探索和前行,并期待未来与更多志同道合的同学共同探索科学之美。上海市进才中学刘聪老师主持。
刘聪老师主持,优秀中学生分享经验
自由交流环节之后,沈冰为分享论坛报告的优秀师生代表颁发证书,并作闭幕发言。他表示,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将全力支持中学地球科学人才培养,加强交流,鼓励同学们积极探索,寻找自己的兴趣和潜力,共同培养更多热爱地球科学的优秀学子。他希望,中学和高校以及各个领域的专家和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为地球与行星科学的发展和拔尖人才的培养贡献力量。
“地球科学燕园论坛”的举办,为高校与中学地球与行星科学拔尖人才培养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平台,中学阶段学生了解和学习地球科学,不仅能提升自身地球科学素养,更能培养家国情怀,了解自己的使命,积极投身国家复兴的伟大征程!
本次论坛为“第二届地球与行星科学文化周暨第十七届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筹备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届地球与行星科学文化周旨在积极营造地球与行星科学文化氛围,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科建设结合起来,助推地球与行星科学人才培养,文化周期间将举办“李四光大讲堂”第六讲、四校学生党支部微党课宣讲交流会、李四光讲师团地球日主题科普讲座、“珍爱地球”地球日主题夜奔以及 “星海之约”观星活动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特色突出的主题活动。